2.發(fā)生率在2%~10%的不良反應:嗜睡、水腫、惡心、鼻炎、呼吸困難、體位性低血壓、心悸、眩暈、口干、視覺異常、神經(jīng)質、性功能障礙、腹瀉、多尿、胸痛和全身疼痛。體位性低血壓、水腫和呼吸困難常為劑量依賴性。
3.發(fā)生率為1%左右的不良反應:心律失常、低血壓、皮疹、瘙癢、關節(jié)痛/關節(jié)炎、肌肉無力、肌痛、感覺異常、運動障礙、共濟失調、張力過強、肌痙攣、潮紅、結膜炎、耳鳴、抑郁、失眠、便秘、消化不良、胃腸脹氣、鼻出血、尿失禁、虛弱和顏面浮腫。
4.發(fā)生率為0.3%左右的不良反應:心動過速、外周末梢缺血。
2.服用本品后發(fā)生嚴重低血壓者。
2.病人在開始治療以及治療中增加劑量時應避免引起突然性體位變化和行動,并注意其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3.本品治療中若加用其他降壓藥,本品劑量宜減少;若將本品加用于已有的降壓藥治療時應格外小心。
4.如發(fā)生暈厥,應置患者于平臥位,必要時給予支持治療。
5.肝功能受損的患者或正使用任何影響肝代謝的藥物時,應用多沙唑嗪應十分謹慎。
6.陰莖痙攣是本品治療中一種非常罕見的不良反應,可引起持續(xù)性勃起功能障礙,一旦發(fā)生需立即治療。
7.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許多癥狀相同,且兩者常合并存在,故在開始多沙唑嗪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前,應先排除前列腺癌。
2.西咪替丁可輕度增加多沙唑嗪血藥濃度和半衰期,但其臨床意義不詳。
3.其他降壓藥與本品同用時降壓作用增強,需調整劑量。
4.雌激素與本品合用時由于體液潴留而增高血壓。
5.擬交感胺類與本品合用可使前者升壓作用與后者降壓作用均減弱。
6.人體外血漿研究表明,多沙唑嗪對地高辛、華法林、苯妥因、吲哚美辛的蛋白結合率無影響。
2.本品作用于前列腺和膀胱頸平滑肌的a1-腎上腺素受體,使膀胱頸、前列腺、前列腺包膜平滑肌松弛,尿道和膀胱阻力減低,從而減輕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道阻塞癥狀。
3.本品能輕度降低總膽固醇(2%~3%)、LDL-膽固醇(4%),并輕度升高HDL-膽固醇(4%)。但這些變化的臨床意義目前還不清楚。
4.致癌、致突變和生殖毒性:
(1) 大鼠和小鼠分別長期口服(24個月)最大耐受劑量的多沙唑嗪(每日40mg/kg和每日120mg/kg),未發(fā)現(xiàn)有致癌活性。
(2)致突變研究沒有顯示本品及其代謝產(chǎn)物對染色體和亞染色體結構的影響。 大鼠研究證實,每日口服本品20mg/kg,可降低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但在停服本品后2周內(nèi)即可恢復其生殖能力。
(3)在每日口服本品5mg/kg及10mg/kg時未見其對雄鼠生育力的影響。目前尚未見任何本品對人類男性生育力影響的報告。 妊娠兔和大鼠每日分別口服本品高達41mg/kg和20mg/kg(相當于人類服用本品12mg/天時Cmax和ACU的10倍和4倍)時,未發(fā)現(xiàn)對胎崽有影響。兔在服用本品達80mg/kg時,可降低胎崽的存活率。放射活性研究顯示本品能通過妊娠大鼠的胎盤。 大鼠圍生期的研究表明,每日口服本品40mg/kg或50mg/kg(相當于人類服用本品12mg/天時ACU的8倍)可延緩幼鼠產(chǎn)后發(fā)育。 哺乳期大鼠研究發(fā)現(xiàn),母鼠單劑量口服[2-14C]標記的本品1mg/kg時,其乳汁中的最大濃度比母體血漿濃度高出20倍。
2.本品在肝內(nèi)代謝廣泛。雖然已確定幾種活性和非活性代謝產(chǎn)物,但其藥代動力學特性尚不清楚。
3.本品主要由糞便排除,63%為代謝產(chǎn)物,4.8%為原型;腎臟排泄9%。
4.本品早間給藥的曲線下面積比晚間給藥低11%,且達峰時間明顯低于晚間約2小時。高血壓患者的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研究顯示,每日口服多沙唑嗪2~16mg,藥量與藥效呈線性關系。
5.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多沙唑嗪血漿半衰期和清除率不受年齡或腎功能受損的影響,但肝硬化的患者單劑量口服多沙唑嗪2mg時上述參數(shù)增加40%。目前有關藥物對多沙唑嗪肝代謝的影響的資料尚不多。